形同虚设的意思是什么(管理的形同虚设)

seoxin 02-06 10:55 11次浏览

一方面,管理者根据一定的假设,对员工进行授权;

另一方面,又遵循另外的假设,使授权形同虚设。

他不但看不到自己行为的不一致, 而且如果有人指出其中的矛盾,他还会坚决否认。

将社会科学知识应用于管理工作的进程之所以缓慢,最重要的在于:每个管理者都自然而然地认为, 自己就是社会学家。从儿童时期开始,接触各色人等的丰富经验让他感 到,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再向别人学习有关人性行为的知识。社会学家的 知识经常表现得太过理论化,与日常处理的事务联系并不紧密。相比之下,似乎经验更为实用。

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个人经验进行比较,是一种极为常见,却又令人烦恼的事情,这已经成为影响管理领域进步的严重障碍。结果往往是:尚未成熟或者理解有误的科学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实践当中,毫无 价值的管理项目一再被虚夸推销。

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建立在设想、假设与归纳的基础之上的,也就是 说,是以一定理论为基础的。尽管假设经常是盲目、不严密的,甚至有 时还自相矛盾,然而没有假设便无法预测。比如,只有根据一定的假设, 才能预测采取方案A将产生结果B。一句话,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。

当你再次参加管理会议或者研究某项工作时,不妨尝试做一个有趣 的游戏。在讨论过程中,记录下人们对于人性行为的假设(包括信念、 选择、看法和原则等)。有些假设是直接陈述出来的(作为管理者,必 须精通相关的专业知识,这样才能管理手下的专业人士);但更多则是 隐含的(我认为办公室人员,也应该像工厂一样上下班都打卡)。无论 讨论的是人事问题、财务问题还是技术问题,都没有太大分别。请仔细 聆听人性行为假设的内容,无论是个人、群体或泛指的一般人性行为p 最终,当你看到记录结果的数量及种类时,一定会大吃一惊。

我们有可能做出不够充分的理论假设,但绝不可能在没有假设的前提下,制定出管理决策及措施。有时我们所谓的尊重实践,其实就是指:“接受这种理论假设吧,不要争论,也无需考证。”当然,根据未经验证的理论假设执行工作,难免会产生明显矛盾的管理行为。

比如,一位管理者谈起对员工授权的事情。有人问其假设依据何在,他说:“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承担责任,只有最了解情况的人才能做出最好的决策。”然而同时,他却经常收集员工的行为资料,并以此监督员工的行为,揣测其决定。他解释说:“我这是在履行责任,我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。”他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自相矛盾的,也没有意识到其中隐含的假设:“人是不能信任的”,或“他们不能像我一样做出好的决策”。

一方面,管理者根据一定的假设,对员工进行授权;

另一方面,又遵循另外的假设,使授权形同虚设。

他不但看不到自己行为的不一致, 而且如果有人指出其中的矛盾,他还会坚决否认。

还有一种观点认为,管理其实是一门艺术,这无异于否认了理论对 于管理行为的重要性。同时也排除了检验假设的必要性,将管理行为的 依据定义在个人直觉与感受之上。然而,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管理是不是 科学。事实上,管理并不是科学,其目的也与科学不同。科学关注的是 知识的进步,而管理重视的则是实际目标的达成。因此,问题的关键在 于:管理能否应用科学知识来达到自身的目标。坚持“管理是一门艺 术”的观点,往往否认了系统化的经过验证的知识与实践之间是有关联 的。如果一位管理者拒绝验证自己的假设,他也不可能合理地利用各种 科学知识。社会科学浩如烟海,却总是被认为与个人经验相抵触,对大众的“美好幻想”造成威胁。

既然如此,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干脆将之拒于门外——更何况科学知识本来就存在种种欠缺之处。

  • 暂无推荐